针电并用治验
(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330003) 宋南昌)
笔者自90年代以来,在针刺治疗时,常配合一些电疗仪器,如神灯(T.D.P)、家用保健治疗仪、生物信息波治疗仪、风湿关节炎治疗仪、热磁电治疗仪治疗痹证、神经痛、中风偏瘫等病症,取得较好疗效,现以病案方式介绍如下:
例1、王某,男,36岁,1996年3月5日诊。有腰痛史3月余。近周来因打篮球不慎扭伤腰部,出现疼痛,活动受限,行走困难,曾自行服伤药无明显好转。由家人护送来我处就医。查体:面色萎黄,表情痛苦,L3~L4棘下有压痛,双肾区叩击痛(-)。舌淡红苔白中根部稍厚,脉细弦。小便常规(-);腰椎片未见异常。诊断:腰痛。辨为扭伤瘀阻,湿滞不通。治宜行气化瘀,祛湿通络。遂用针刺加家用保健治疗仪法治疗,当即疼痛见减,活动比前灵活。继续治疗5次后,疼痛消失,行走自如,至今未发。
按:《丹溪心法·腰痛篇》谓“腰痛主湿热、肾虚、瘀血、挫闪、有痰积”。由此可知产生腰痛的因素较多,但肾气虚是基础,劳损、外伤、风寒湿邪侵袭经络筋脉是主要病机。按经络辨证则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督脉经筋病变,选肾俞、大肠俞、腰阳关、命门、阿是穴治疗,有补肾壮腰,活血化瘀,祛风利湿,通络止痛之功效。
例2、邹××,男,57岁,已婚,干部,1997年5月4日就诊。主诉:右侧肢体瘫痪近2月。患者于3月11日晨起突然发现右侧肢体无力,不能活动,流涎,说话不清,头昏,BP:23/14Kpa,遂往省人民医院就诊,做头颅CT,诊断:左侧丘脑出血。住院经降血压及颅内压,止血,营养脑细胞等治疗,脱离危险。今日于家人背来我科要求治疗。查体:患者神志清楚,言语欠清,流涎,口角歪斜,形体消瘦,手不能握物,脚不能行走,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1级,舌淡暗,脉细弦。诊断:脑出血(恢复期)。辨证:肝肾亏虚,风痰瘀血阻络。治宜平肝滋肾,化痰通络,活血祛风。经针刺加家用保健治疗仪治疗15次,配合功能锻炼,上肢抬至胸部,手指稍能伸屈,但持物不紧,手指灵活性较差,下肢走路需挽扶,语言较前流利,治疗25次后,可行走100米远,共计40次后,上肢抬过头部,手能持物,能独立行走,但走得较慢,语言完全清楚,生活能自理。
按:偏瘫是中风后出现的主要症状,系脏腑(心、肝、脾、肾)功能失常,阴阳偏胜,虚火风痰,气逆血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致。其诱发因素多为忧思恼怒,饮酒饱食,房室劳累,外邪侵袭等。虽有出血性,缺血性之别,中经络,中脏腑之分,但病变部位都在颅内(脑)。无论血溢脉外或瘀阻脉内,均见血滞瘀阻之症,血瘀是其主要病机,故治疗“总以活血祛瘀为要”。根据经气运行规律,取多气多血之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督脉穴等,具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之功。
家用保健治疗仪,集现代电子技术、针灸、中药为一体,它通过红外输出(热力)与低频脉冲刺激与药力的协同作用于病变组织和穴位,从而产生有节奏的被动性收缩与舒张,进而扩张肌表、毛细血管,(加速)增强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功能,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使被抑制的脑细胞得以激活。中风偏瘫后,患肢对针感反应较迟钝,一般治疗难以达到激发经气的效果,而通过体针配家保治疗仪,则有它的独特疗效,加强了对腧穴及经络的刺激,使得气的强度远远超过了单钝针刺的得气强度,脉冲电流刺激代替了留针时每隔几分钟需行手捻针的过程;补偿了捻针手法频率与强度的太过和不足。使之达到适宜的刺激量,减少了病人的恐惧感,提高了病人对仪器的神秘感与信仰感,从而提高疗效,使瘫痪的肢体得以康复。
例3、游××,女,53岁,1997年7月10日就诊。主诉:右侧颈背肩疼痛月余,加重一周,伴右手指麻木,头昏、眼花、恶心、心悸,遂来我科诊治。查体:面色不华,血压20/12Kpa,右颈项、右肩背部压痛明显,转颈(向后,向右)活动不利,肩关节活动尚可,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叩顶试验(+),X线摄片显示:“C4—6椎体后缘变尖,项韧带钙化,后椎间隙变窄”。经颅多普勒(TCD)示:“椎一基底A痉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诊断:颈椎病(椎动脉型)。辨为气血亏虚,筋脉失养,法宜补气益血,疏经活络。即在病变颈夹脊,大椎穴处行生物信息波治疗,并配以右侧相关穴位针刺1次后竟觉头晕,疼痛减轻,5次后诸症减轻,活动稍灵活,连续12次,告愈。随访1年未复发。
例4、熊××,女,55岁,1997年10月6日就诊。主诉:左颈背肩臂疼痛1个半月。于半年前始觉左肩臂疼痛,并逐渐加重,经治(具体治法不详)当时见缓,近3日来感左颈背肩臂痛加剧,夜间见甚,怕冷,得热痛缓,左手指麻木,寐不安宁,由家人陪来我科就医。查体:面色萎黄,C6—C7棘突偏左压痛,并牵涉到背肩臂部,活动欠利,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压颈、叩顶试验(+)。X线摄片示:“C7椎体前缘均见轻度骨质增生,C6椎体变窄”。舌淡红边见齿痕,苔薄白,脉细弦。诊断:颈椎病(神经根型)。辨为体虚寒袭,闭阻经络,法宜补虚散寒,活血通经,经取上述穴位采用生物信息波治疗仪配合针刺6次后,症状明显减轻。12次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活动自如,继续治疗3次,随访1年未复发。
按: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多发于30岁以上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临床上以C3—C7增生为多见,与生活工作习惯,姿势不良(长期低头、单一姿势),用力不当,睡沙发软床、枕头不适,急性损伤(跌倒、车祸)、慢性劳损,长期喜食膏梁厚味,嗜好烟酒,内分沁失调,缺钙等造成颈肌痉挛,劳损或肌力不协调,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导致颈椎关节囊和韧带的松弛,小关节失稳和颈神经根及副神经,交感神经,椎动脉,脊髓受挤压等刺激而发病。尤其是由于神经根的无菌性炎症,充血、水肿、渗出、粘连及代谢产物积蓄,故出现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颈椎病属祖国医学“痹证”、“头痛”、“眩晕”、“项强”等范畴。主要病机系风寒湿邪入侵,痹阻于督脉,手足太阳,少阳经脉,经隧不通,络脉瘀滞,或气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肝肾亏虚,髓不养(筋)骨。所以治疗应攻(通)补兼施,以通为主,固肾强脊,补气活血,通利祛邪为法。取颈夹脊,大椎及相应的腧穴治疗,可刺激相应节段的脊神经,贯通上下经脉,改善颈部和上肢等处的血液循环,达到了“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
生物信息波治疗仪为带药物的脉冲透入式治疗仪,它是现代仿生电子技术与中医中药的结晶,其利用直流电输入本仪中,使产生特殊的电脉冲波,导致药物电导液通过皮肤直接透入病变组织,从而产生被动性收缩与舒张,进而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促进病位组织松弛,解除颈、肩、背、臂等部肌肉痉挛,达调和气血,通经活络,(解除痉挛),“击穴通经”、“以松去痛”的作用。它不同于感应、低频、高频电等疗法。与其它疗法相比,生物信息波具药力集中,操作简便,见效快,疗效好,无副作用等特点,患者易于接受。
例5、王××,女,56岁,工人,于1996年8月3日就诊。初因吹电风扇后腰痛20余日,尔后感觉臀腿部痛,沿左大腿后侧,小腿外侧一直放射至足跟,抽掣样疼痛,行走困难,坐卧亦痛,咳嗽时疼痛加剧。查体:面色萎黄,腰脊及旁边未见明显压痛,左臀正中、腘窝正中、腓点有明显压痛,肾区叩击痛(—),左侧直腿抬举征20度,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诊断为腰腿痛(左坐骨神经痛)。辨为风湿阻滞,痛痹不通。治宜驱风祛湿,温经通络.治疗用针刺环跳、阳陵泉、委中、昆仑穴加风湿关节炎治疗仪。40分钟后起针关机(治疗仪),当即疼痛见减,活动比前灵活,直腿抬高征45度。继续治疗4次后,疼痛消失,行走自如,病告痊愈,半年后追访,疗效巩固。
例6、万××,男,40岁,工人,于1996年10月14日就诊。有腰痛史半年余,近月来因劳累负重病情加重,腰部疼痛,伸屈受限,夜寐欠安,纳食尚可,二便自调,来我处就医。查体:左腰大肌稍紧张,L4~L5棘下偏左有压痛,肾区叩击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小便常规(—);腰椎片示:L4、5椎前缘上下角及两侧缘上下角均可见骨质增生,结论为腰椎退变。诊断:腰痛。辨为扭伤瘀阻。治宜舒筋活络,行气散瘀。遂用针刺加风湿关节炎治疗仪治疗,3次后腰痛明显减轻,伸屈无明显痛感,以后隔日治疗1次,6次后症状消失,至今半年余未见复发。
按:腰腿痛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与风寒湿袭,年老,久劳体虚,跌扑损伤有关,主要病机为经络气血凝滞,痹阻不通;按经络辨证则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病变,治以疏通经络,祛湿驱风,调和气血,温经止痛为主,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理论进行选穴。取环跳、阳陵泉、委中皆为合穴,昆仑为经穴,为治下肢,腰腿的常用穴,有疏筋利节,祛风蠲湿,强壮腰腿,活血止痛功效。
风湿关节炎治疗仪,是现代电子技术和生物物理技术与针灸中药外治的结晶,其利用直流电输入本仪中,使之产生特殊的交变电磁场作用,同时使机内的电脉冲波,电热度(相当于红外线)导致药物电导液通过皮肤直接透入病变组织(即阿是穴),从而产生有节奏的被动性收缩与舒张,进而扩张肌表,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组织细胞新陈代谢,改善神经肌肉营养,达消炎镇静,消肿止痛,搜风胜湿,温经散寒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嘱患者活动腰腿部,以促进局部气血流畅,促进恢复。同时注意休息,慎防寒湿,切勿劳累,以巩固疗效。
例7、潘某,男,58岁。2004年5月23日初诊。患者于4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左膝关节肿痛,尤以下蹲和上下楼梯加剧。曾于某医院就诊,经X线摄片诊断为“左膝增生性关节炎”,曾用过西药封闭,外贴膏药等治疗,仅当时见缓,反复发作。近半年疼痛肿胀加剧,行走艰难。舌质淡苔白中根部稍厚。左膝关节肿胀,内侧有点状压痛,内外膝眼饱满,左膝屈伸有摩擦感,股四头肌轻度萎缩,髌骨研磨试验(+)。诊断为增生性膝关节炎,属中医痹症。法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舒筋活血。按上所述方法治疗3次后疼痛减轻,功能活动较前灵活;10次后疼痛见好,功能活动基本正常;巩固治疗10次后疼痛消失,步行如常,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语:增生性关节炎又称骨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及肥大性关节炎。膝关节为最常受累的关节之一,属中医“痹症”、“着痹“范畴”。与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寒湿侵淫膝关节而致。寒湿入膝,困遏阳气,阻滞气机,水失宣肃而致局部肿疼不能活动,病久成瘀变生骨赘。
YC-IV型热磁电治疗仪,能针对不同的用途将频率、波形、节奏、尤对强度、温度、处方、定时等各种参数优选组合,预先编制成一系列特定的治疗程序存贮在电脑中,临床治疗时,只要选择自己需要的治疗程序,即路位(一路二路),即可发挥本机的热疗、电疗、磁疗等综合作用于人体的神经、肌肉,以及组织、细胞,能显著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症,松解组织粘连,加速局部渗出物和致病物质的吸收、消除水肿,解除肌肉痉挛,从而缓解和消除由于骨质增生压迫或刺激造成的神经肌肉产生肿胀、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
例8、李某某,男,50岁,工人,1999年7月3日初诊。左侧口眼歪斜2天,患者缘于3天前觉头昏时痛,牙痛,嗜睡,昨日晨起感左侧面部麻木,左眼不能闭合,流泪,口角向右侧歪斜。检查:左侧额纹消失,左眼不能闭合,睑裂约1㎝,左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右侧,左侧不能皱额蹙眉,鼓腮,示齿和吹哨,左侧面部感觉减退。左耳后(翳风穴旁)见压痛,舌红苔白中根部稍厚,脉弦滑。诊断:左面神经麻痹,证属中医风邪痰热,上犯头面。法宜熄风养筋,豁痰清热,治选针刺风池、太阳、四白、迎香、地仓、牵正、翳风、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穴,开始2天针健侧,用泻法,以后针患侧,每日1次,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地仓、牵正、迎香穴处加电磁波治疗器照射30分钟,1个疗程后症减,体征已不明显,继守上法,再治1个疗程,恢复正常。
按:面神经麻痹,中医称“口眼歪斜”,认为主要是脉络空虚,局部受风寒,风湿和病毒感染,入侵阳明、少阳之脉,使经气阻滞,气血不和,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收所导致。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通常认为可能是由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临床上以颜面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胃经和大肠经,其次为膀胱经等,故体针取穴以前二经为主,如取胃经的地仓、四白、足三里穴,大肠经的合谷、迎香穴,以通阳明之经气,和养脾胃,少阳经的风池、翳风、阳白穴,疏解风邪,清头明目,其中翳风可祛风止痛,适用于耳后乳突痛,奇穴牵正位于听宫、听会、下关之间,有清热通络,推动三阳经气之功;太阳穴清热祛风,解痉;脾经的三阴交有健脾益气,调补肝肾,活血通经之功,为治瘫要穴。以上远近配合取穴,共具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直达头面病所。加上有温热刺激的神灯(特定电磁波)的照射,激发人体的基本粒子谐振,在面部产生内热效应和生化反应,调节人体生物电场,消炎消肿,兴奋面神经,改善局部营养代谢,增加血液循环,加速恢复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同时还有预防和治疗面肌痉挛及萎缩的作用。
例9、李某,女,49岁,工人,1993年3月16日初诊。左侧肩关节酸胀痛半年,近1月来加剧,经服西药止痛片、维生素B1及贴膏药等法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减轻,现仍觉左肩关节疼痛,入夜尤甚,遇风寒、劳累疼痛加重,寐差,舌质淡暗、苔薄白,脉细弦。检查:左肩关节活动受限,外展30°,后伸30°,前抬90°,不能作外旋动作。X片未见改变。诊断:左肩关节周围炎。证属瘀血留滞,风寒闭络。法宜益气活血,温经散寒。治疗用下法针疗5次,服中药5剂并嘱加肩关节功能锻炼后,疼痛稍减,肩关节外展45°后伸60°,可稍向外旋。继用针疗10次,服中药15剂疼痛大减,功能基本恢复。再服中药5剂,疼痛消除,功能活动恢复,至今未发。
按:肩周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其病机是卫阳不固,腠理疏松,风寒湿邪乘虚外袭,留滞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针疗以患部痛点(肩髎、肩髃、肩贞、阿是穴)取穴为主,有疏散经络风湿、通利关节、化瘀止痛、调整气血之功;辅以远部(手三里、合谷、阳陵泉下穴)取穴,疏导阳明、少阳、太阳经气,引气上行,直达病所,以通调肩胛部气血。加神灯照射患侧肩周部腧穴,类似温针灸法,具有温通经络,祛风散寒作用,其止痛效果较好。肩凝汤系根据蠲痹汤、当归补血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丹参散、活络效灵丹之方义综合成方的,诸药合用共奏补益气血,调和营卫,活血祛瘀,祛风通络,温经止痛之效;还必须同时进行肩关节的功能锻炼如手指爬墙、摇晃等,注意患部保温,切勿吹风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