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院长致辞
 
网站首页 / 医院概况 / 新闻中心 / 就医指南 / 科室导航 / 专家荟萃 / 健康园地 / 临床科研 / 党群建设 / 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宋南昌传承工作室
 

略论宋代及金元时代的针灸学成就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9-18 10:01:56 点击量:5857

略论宋代及金元时代的针灸学成就

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宋南昌

一、唐以前针灸概况:

我国是针灸的故乡,针灸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刺,根据有文字记载的材料,至少已有2600余年历史。《史记》中记述公元前600多年的史实《扁鹊仓公列传》中就有针刺治病的记载。灸法,则早见于《左传》,记载了公元前581年医缓给晋景公诊病时说过“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这样一段话。(古代是把“攻”当做灸法,把“达”当做针砭方法来解释的。)后历经悠久的岁月,到了公元前21世纪,我们的祖先进入奴隶社会。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青铜器的制造和应用,甲骨文字的问世及其发展,天立、历法的进步,都为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我国医药学更是经历了一次大总结,《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国医药学包括针灸学的理论基础。

社会进入汉代、三国后,我国医药学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总结,理论体系日益完备,皇甫谧在256-260年之间,对针灸学进行了一次总结,出现了体系比较完整的现存古的针灸专书--《针灸甲乙经》,有力地推动了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对于后代针灸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到了隋唐时代,针灸学又有了进一步发展,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焘的《外台秘要》都记载了大量针灸内容。

到了北宋,罗盘针(指南针)、活版印刷(胶泥活字)术和火药武器的发明,尤其是印刷术的改进和造纸业的发达,有力的促进了医学的著述和传播。从宋至元400多年间,我国医学得到相当发展,针灸学取得了不少成就,现介绍如下:

二、医学教育的推进

十一世纪,宋太医局(医学院)设九个科,专管医学教育。据《元丰备对》(宋,曾巩撰)记述,其中包括针兼灸科。规定学生总数300人中,针灸科竟有10人。太医局里还专门设立了针博士、针助教、针师、针工和针生等职衔。教学方法也有很大的改进,尤其是针灸医官王惟一(或作王惟德),总结历代针灸医家的实践经验,统一了针灸穴位,奉赦铸造了两具针灸俞穴铜人,“分脏腑十二经,旁注俞穴所会,刻题其名”。这种铜人除了供教授和学习脏腑经络,辨认俞穴外,还可用作考试。据说,在测验针灸课程的时候,先把铜人外面遍身涂蜡,铜人体内盛满了汞,然后给铜人穿上衣服,让医生试针。如果能准确的找到孔穴,就可以针入汞出;如果取穴位置错误,针就不能刺入。可见针灸铜人是一种造型逼真、构造精巧的教学工具。铜人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医学教育事业有了创举。它是世界上早的医学模型,在历史上长时期曾为国内外医学界所重视。

针灸铜人保存了400余年,到明英宗正统8年(公元1443年)方以“于今400余年,石刻漫灭而不完,铜像昏暗而难辨”,“乃命砻工范铜,仿前重作,加精微焉。”(英宗序)

为了使针灸图的形象更加真实化和富有立体感,王惟一在铸造针灸铜人的同时,纂集旧闻,订正误谬,著成一部《铜人俞穴针灸图经》(三卷),绘有“正背左右人形,并主治之术”。明确地按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排列穴位,记载了经考核的针穴354个,对统一各家关于俞穴的不同说法很有意义。大家知道在当时由于针灸学的发展,针灸流派的增多,各舒自己的经验和见解,造成了穴位名称和位置的混乱,举心俞穴为例,在唐以前,就有第三椎、第五椎、第六椎、第七椎等多种说法,使人莫知所从。

当时,还将《铜人俞穴针灸图经》刻到石碑上,以广流传,前几年在北京发现过5块这个石碑的残石。

三、卷帙繁多的针著

公元982-992年间,王怀隐等编的《太平聖惠方》卷九十九及一百,收录了唐以前部分有关针灸的资料。公元1111-1117年,《圣济总录》卷3-4、卷191-194,也有专论针灸的篇幅、

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1165年左右),根据《千金》、《明堂》、《外台》、《铜人》等编辑而成,共有7卷,内容见高武谓:“取360穴,背、面、巅,分行类别,以穴属病,……。”及《四库提要》谓:“其书第—卷总载诸穴,二卷至末,分论诸证,经纬相资,各有条理,颇为明白易晓。”本书体例,大抵同于《甲乙经》,头、胸、腹、背诸穴,均按部位记载,只有四肢诸穴按十二经记载。书中并举了许多验案,便于后人临证的参考。

窦汉卿著有《针灸指南》一卷,其内容“首标幽赋,次定八穴指法及惊蛰宫图”。此外还有《流注要赋》、《六十六穴流注秘诀》(一卷)等。其门人王开,字启元,一号镜泽(或作镜潭),著有《重著标幽赋》、《增注针经密语》(一卷)及《针灸全书》(一卷)等。王开子国瑞(或作瑞奄),著有《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书末有其弟子周仲良天历二年(1329年)序)。其书内容包括:120穴玉龙歌85首,注解标幽赋1篇;天星十一穴歌诀12首;人神尻神太乙九宫歌诀;六十六穴证治;子午流注心要秘诀;日时配合穴穴法图;盘石金直刺秘传。并附有针灸歌及杂录切要。从此以后,不断有人将针灸内容(许多常用的穴位)编成歌诀,由博返约,甚便初学诵读和掌握,对普及针灸疗法有积极作用。另外还有何若愚的《流注指微赋》(一卷),许希《神应针经要诀》(一卷)、王处明《玄秘会要针经》(五卷)、刘元宾《铜天针灸经》、刘真人《琼瑶发明神书》(二卷)、《琼瑶真人针经》(三卷)、《八法神针》(二卷),杨(阙名)氏《玉龙歌》(一卷)等许多有关针灸的著作。上述大多数著作,原文早已散失,但其中如《玉龙歌》、《标幽赋》、《天星十一穴歌诀》,都被后世的针灸书保留下来。而今尚为部分人所遵信的“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也大抵来源于这些著作。子午流注针法,早在《灵枢》等书中已略有所记述。它是一种不以经络学说的循行线路而把大自然界的日月运行、四时变化联系到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本着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的理论,与四肢肘膝以下的井、荥、输(原)、经、合各穴配合起来,按年、月、日、时配穴治病的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完全打破了循经取穴的规律,在我国针灸学发展史上,尤以南宋到元代为盛行。这种方法的具体刺穴规程,在临证上有一定效果,但其中也存在某些问题,如增加了针灸的神秘性,其内容繁复难记和不易掌握,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阐明。

元代有名针灸家滑伯仁(滑寿)发展了忽太必烈(忽必泰)的《金兰循经》、《灵枢·经脉篇》、《灵枢·本输篇》、《素向·骨空论篇》等著作。鉴于“奇经八脉”中的任脉、督二脉各有专穴,应与十二经相提并论,于是撰成《十四经发挥》(1341年)一书三卷,其与十二经之所列次第,阴阳之往来,经脉之终始,气血之流注,经络之交合,身形之名物,分部之尺寸,既用绘图以示意,又有注释以析义,余如经穴之分布,缀有韵语,分列于每篇之首;孔穴分寸,以及难字音义,均有详明注释,附录于各条之末;其纲目之张举,足为学者出入之向导。正如盛应阳氏说:“为之图,为之注,为之歌,以发挥之周悉详尽,曲畅旁通,后之医者,可披卷而得焉。”

滑氏发挥十二经的主要特点,尤在论经脉而不舍腧穴,论腧穴而不离经脉。对十四经的经穴、循行部位、所主病证以及对奇经八脉均作了专题论述,进一步发展了穴位按经脉排列,这种经与穴密切结合的论述方法,对于发展针灸学科来说,是有着很大帮助的。它是一部有较大影响的针灸学著作,至今仍为针灸家取穴定位之所本。现在所称的“十四经”,就是从那时开始定名的。本身影响所及,实不止局限于国内,即原在日本,亦都视作“习医之根本”,而为“举世所传诵”的读物。

滑氏还大力提倡针灸的理论核心--经络学说,他说:“针道微而经络为之不明,经络不明,则不知邪之所在,求法之动中机会,必捷如响,亦难矣!”可见他对针灸和经络学说确有深刻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针刺放血疗法同样在《内经》出现之后有了很大发展,通过历代医家无数次的临床实践,逐步充实和丰富了它的内容。金元时代,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位用针刺放血疗法多而且成就大的杰出医家,这就是人们熟知的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其倡“邪去正安”之说,主张“攻破”,突出地表现在他用“针刺放血”这一点上,他弟子所辑的《儒门事亲》一书,有不少他的针灸医案,而这些验案有很大部分都是运用放血的。宋代名医娄全善在《医学纲目》中也载“治一男子喉痹,子太溪穴(足少阴肾经所属)刺出黑血半盏而愈。”王贶《全生指迷方》述手臂外缘痛可用针刺商阳出血;宋代有名的妇产科学家陈自明也用此法治“一男子,年愈五十,患背疽五日,焮肿大痛,赤晕足余,重如负石,当峻攻,察其脉又不宜,逐先砭赤处出血碗许,肿痛顿退,背重顿去。”李东垣也喜用针刺泄血祛邪方法,如治“上热下寒--必须先去脉络经隧之血。若阴中火旺,上腾于天,致元阳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脏之血络,引而下行。”

关于针刺补泻的道理,宋代以后有了进一步的发挥。如11世纪的大文学家苏轼指出:“针头如麦芒,气出如车轴。”

透穴针刺法,早在窦默《针经指南》里就载有其内容。《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玉龙歌》亦载。尤其是《玉龙歌》的“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二穴世间稀”,即是指用透穴方法进行针刺。故后世凡言透穴针法。往往称“玉龙透针法。”

四、盛行灸法的篇章

公元1126年,闻人耆年编集平生试而有效的灼艾之方成《备急灸法》(一卷)。公元1226年庄绰自己患病,得陈了翁法灸膏肓而愈,于是着手编《膏肓俞穴灸法》一卷,内容“考医经同巽,参以诸家之说,及所親试,自量寸以至补养之法,分为10篇,绘身指屈伸坐立之像,图于逐篇之后,令览之者易解。”还有西方子的《明堂灸经》(八卷),徐(梦符)氏《外科灸法论粹新书》(一卷),除本书佚失外,其它都已保存下来,是现存的灸法专著。

施灸用的材料也风富多彩,除用艾以外,还有用硫磺的。寇宗奭《本草衍义》提到,在艾绒中,“入石硫磺,为硫磺艾,灸家用。”说的是在艾绒中掺进某些药品(芳香药及易燃物)以之施灸。《太平聖惠方》卷61也载硫磺灸治久瘘之法。齐德之《外科精义》上卷也载本灸法。王执中的《资生经》中则载有鼠粪灸法。

艾炷灸法在此时盛行,其形式因人、因病、因穴的不同,其大小不同,为使人便于了解,常用它物作比较,喻为粟米、赤小豆、绿豆、黑豆、小麦、大麦、雀粪、粗钗脚、竹箸头、苍耳子、半枣核、莲子、小指、半枣、制钱大等。这些在文献中均有记载。主要文献有《备急灸法》、《太平聖惠方》(卷61、卷100、卷99)、吴彦夔《传信适用方》(卷3)、《铜人俞穴针灸图经》、窦材《扁鹊心书》、《圣济总录》(卷192)、罗天益《卫生宝鉴》(卷7)、朱震亨《局方发挥》、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卷9)、《针灸资生经》(卷7)、陈自明《外科精要》、《苏沈良方》等。

古代盛行烧灼灸法,为了防止烧灼痛,《扁鹊心书》(1146年)用山茄花等进行全身麻醉,使本灸法向无痛的方向改进。 

灸的操作方法也越来越丰富,从着肤灸发展到隔物灸,见张杲《医说》称江宁府(或作江陵府)《备急灸法》紫极观掘得石碑载葛氏隔蒜灸法,更为详尽。对艾炷灸的计量单位--壮,江少虞《皇朝类苑》载:“医言艾用一灼,谓之一壮,以壮人为法也。其言若干壮,壮人当依此数,老幼羸弱量力减之。”《普济方》411卷《灸例》则记载了按所灸部位而定壮数.《扁鹊心书》载依病情而定壮数,说到“大病灸数百壮……小病不过三五七壮。”

在临床方面,从事灸法的实践研究的医家不少,成绩卓著的有窦材,罗天益等。窦材的《扁鹊心书》记载的灸法,有不少独特的地方和创见,其应用是相当广泛的,包括了内、外、妇、儿各科的60余种疾病。取穴也独具一格。

除了上面提到的记载灸法的文献外,还有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陈自明《妇人良方》、《小儿卫生总微论方》(1158年)、李东垣《兰室秘藏》、沙图穆苏《瑞竹堂经验方》、苏颂《本草经》等。

在宋代除灸师专门掌握施灸技术以外,非医者对灸法也并不陌生。如宋“太宗病亟,帝(指宋太祖)往视之,亲为灼艾(《宋史·太祖本纪》)”;苏东坡写有《灼艾贴》,李唐画有《灸艾图》,都证明灸法在这时流传甚广。

五、金元医家的争鸣

金元四大家在中医学术上开展争鸣,是我国医学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他们虽然各具见解,但无一不通晓针灸。刘完素针法,用穴很简而收效可靠。张戴人说:“针之理即药之理”,在他的病案中也有很多针药兼施的记载。“东垣针法”则首载于明代高武《针灸聚英》。高氏谓:“东垣针法,悉本素难,近世医者,止读玉龙、金针、标幽等歌赋,而于先生之所以垂教者,废而不讲,宜其针之不古若,而病之不易瘳也。兹故表而出之,引伸触类,应用不穷矣。”据此,可见高武对东垣的学术经验是很推崇的。但在《针灸聚英》一书中,高武所撷取的东垣有关针灸的学术见解和经验,大多取自《脾胃论》,明代杨继洲对“东垣针法”,亦据《针灸聚英》所辑录,转载于《针灸大成》。还有李氏《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均载有其针灸学术上的见解和治验。其弟子罗天益所撰《卫生宝鉴》、王好古《此事难知》、《汤液本草》等书亦有载录李氏用针灸或配合药物治疗的经验。朱彦修论消乳硬:“加以艾火两三壮于肿处其效尤捷。”

李东垣的弟子罗天益的《卫生宝鉴》(1283年)一书24卷,采摭李氏精华,益以诸家之说,结合自己的临证心得,撰著而成。罗氏治医,针灸与药物并重,而对于针灸方面,造诣颇深。他不但全面继承了东垣补土派的学说(包括“东垣针法”),还汲取其师叔张壁(云岐子)的针灸学术,上溯太夫子张洁古的针灸遗法,时向当时针灸家窦子声、禹讲师等质疑问难,故能博彩众长,学验俱优。

宋元间有托名医孙思邈的《银海精微》一书,其中详列眼科八症,对角膜溃疡、虹膜疾病记载,均很详细,在治疗方法上有针刺、点眼、温罨,除白内障手术等。

宋时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记述了有关咽喉疾病,用针灸治疗的方法,但所取穴位,基本上人仍与《甲乙经》相同。

总之,针灸治疗的先例难以数计,从上面即可看出古代名医不论内外各科,无不精于针灸。

六、针灸医学的外传

宋、元以后,随着海路航运事业的发展,我国和非洲、欧洲不断有了相互交往,针灸疗法也逐渐被介绍到这些地区。当时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奥地利等国家的一些医学家,都开始把针灸应用于临床和研究,同时也翻译了一些中医针灸著作。

七、小结

综上以观,可见宋、金元时代的针灸成就内容相当可观。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唐以前针灸理论,而且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铜人的铸造和《明堂图》、《针灸资生经》、《备急灸法》、《膏肓俞穴灸法》、《金兰循经》、《十四经发挥》、《针经指南》的问世,针穴的考正、统一,十四经的定名,子午流注针法、透穴针刺法的出现,针刺放血疗法的发展,艾炷灸法的盛行,金元医家的学术争鸣,在国外的传播足以说明了。鉴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存在某些问题,如子午流注针法,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阐明。何况,笔者水平所限,涉猎的范围毕竟有限,上面的引证,可谓是仅见一斑,未窥全豹,而要揭示全貌,则有待于广泛的勘查。


 

当前在线人数:361人, 您是第 6818位访问者
建议使用IE5.0以上浏览器 最佳分辨率:1024*768

版权所有: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赣ICP备2021002407号-1   

技术支持:   ga.PNG赣公网安备 36010302000537号



扫码查看服务号

扫码查看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