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宋南昌传承工作室
宋南昌教授学术论文
浅谈旴江名医龚居中《红炉点雪》灸法运用
郭丽娜1 ,宋南昌2*,马炜林1,徐涵斌2
(1.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6; 2.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江西 南昌 330003)
摘要 《红炉点雪》是旴江名医龚居中的代表之作,全书共四卷,其中卷四着重于对灸法的讲解,包括对灸法适用范围的独特见解,对艾叶选取和制作、对穴位定位、对艾柱大小和壮数的细节要求以及对发疮灸、保健、禁忌的重视等,以及介绍了用灸法治疗痰火证的方法。全卷突出龚氏“若年深痼疾,非药力所能除,必借火力以攻拔之”的重灸思想,其痰火宜灸的观点至今仍对热病用灸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龚居中;红炉点雪;灸法
龚居中,字应园,江西金溪人,明代医家,生前曾任太医。著作代表有《红炉点雪》、《女科百效全书》、《幼科百效全书》、《福寿丹书》等。其中以《红炉点雪》负盛名。《红炉点雪》系龚氏考校并汇辑《内经》以降诸家虚损沦治精要,并结合其临证心得而撰就的虚损痨瘵征治专书[1]。全书共分四卷,卷四重点论述灸法的运用,灸法治疗痰火证的方法以及灸法禁忌、保健等。灸法治疗痰火证虽篇幅较小,却言简意赅,独具创新,为后世灸法运用开拓新的视野。
1.打破陈规,创新思维
对于灸法的运用,历代医家均有不同的见解,但都以其温补之功为主。《内经》虽有“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之论述,但未能将灸法详细描述。又《伤寒论》多记载灸法失治误治的后果,如《伤寒论》第116条描述:“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名火逆也”。龚氏结合《内经》及临床实践则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灸法祛病之功,难以枚举,凡寒热虚实,轻重远近,无往不宜。”[2]龚氏以生动的语言论述了灸法不仅可用于寒症、虚证,更可用于热证实证。“热病得火而解者,犹暑极反凉,犹火郁发之之义也;实病得火而解者,犹火能消物,有实则泻之之义……[2]”不仅打破了张仲景对于灸法的观点,还拓宽了灸法的运用范围,使得灸法运用更为广泛,不过龚氏思维严谨,提出了关于灸法运用的适应症为肌肉未尽脱、元气未尽虚、饮食能进者,若肌肤尪羸,元气虚极,不惟无益,必反招病家之怨。
2.注意细节,精益求精
龚氏在卷四中详细的描述了制艾、取火、定穴及禁忌等方面的内容,语言精准明确,思想独具匠心。
2.1论制艾
龚氏在艾叶的选择上十分精细,要求要“陈久者,并令细软”,即为熟艾,切不可用生艾,用之会“伤人肌脉”,并引用孟子的“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在制作上,龚氏强调拣取干净的艾叶,捣去尘屑,用石杵捣熟,去掉渣滓,再捣至柔烂如棉花般为度。
2..2 论取火
灸法用火,据汉代《黄帝娠蟆经》中即有“用松、柏、竹、榆、枳、桑、枣等八木之火以灸”治疾病的记载,但有“久皆伤血脉、肌肉、骨髓。”[3]的弊端。龚氏继承前人思想,提出“凡灸火者,宜用阳遂火珠,承日取太阳真火;其次钻槐取火为良;若急卒备之,则真麻油灯或蜡烛火”[2],强调八木之火皆不可用,并具体描述八木之火运用的弊端,可谓承前思想,以启后人。
2.3 论点穴
前人虽已提出关于穴位定位的方法,但由于记载不详或缺乏师承而导致具体的定位尚不够准确。针对此种情况,龚氏提出了定穴位的具体操作方法:凡点穴法,皆要平正,四体无使歪斜,灸时恐穴不正,徒坏好肉尔。若坐点则坐灸,卧点则卧灸,立点则立灸。反此,一动则不得真穴矣。凡灸,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少后多,皆宜审之。”[2] 针对较难定位的穴位,还不厌其烦的分别叙述了取穴的方法。龚氏对医者要求也严格,强调医者必须要选择自己所熟知的经络腧穴,否则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3.灸必发疮,所患即愈。
《资生》云:“凡着艾得疮发,所患即差,不得疮发,其疾不愈。”龚氏也认为,凡艾灸,需得灸疮,疾病才可治愈,若未得疮发,则不可愈,即“气不至而不效,灸之亦不发。”同时引用甲乙经中的促发灸疮的方法:灸疮不发,用故覆底灸令热,熨之,三日而发。今有用赤皮葱三五茎,于微火中煨热,熨疮十余遍,其疮三日自发。亦有用麻油涂之而发者,亦有用牙皂角煎汤候冷,频频点之而发者,恐气血衰,有宜服四物汤滋养者,不可一概而论。灸后务令疮发,乃去病也。”并且详细叙述了贴灸的方法。
4.其他
《红炉点雪》一书重点在于对痨祭的论述。同时在卷四中专门论述了关于痰火证的灸法治疗的具体方法:灸四花穴。龚氏常常选用四花穴(即膈俞、 胆俞, 两侧共四穴)、膏肓穴、肺俞二穴、肾俞二穴、足三里二穴,合谷二穴,或加膻中穴进行灸治。因内经中有背属阳,腹为阴之说法,又病在肺脾肾,取背部腧穴,乃从阳治阴之义;足三里、 合谷为阳明经穴,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能生发人体之整齐,又膻中为气海,灸之可化气生津,对阴虚痰火用之宜。
总之,龚氏对于灸法一门的独到见解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如现今用灸法、火罐等治疗痤疮等因热引起的皮肤病,则是对龚氏扩大灸法治病范围的认可。当然,这些都与他的丰富的临床经验密切相关,这也激励我们要扩大自己的眼界,将临床经验与理论紧密结合,不可完全的相信前人留下的知识,而是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对于与自己临床不符合的部分提出质疑,并勇于解决,方为从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