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新闻中心
【江西日报】社区医院被“托管”
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如何沉下去?“小病在基层,大病在医院”的分级诊疗目标如何落到实处?在南昌,由“政府主办,医院托管”“医院主办,政府购买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衡发展,更多群众愿意在社区医院看病。
多种形式共建社区医院
熊年秀原是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大内科的护士长,去年被医院派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九龙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任主任。该中心除了4名管理人员来自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外,其他人员由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管委会招聘,人员经费、设备、办公用房也是管委会负责解决,而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则负责业务管理。
在红谷滩新区,同样被“托管”的还有凤凰洲管理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该中心主任邓建军还有一个身份——南昌市第九医院的医生。他说,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1年年初建成运营,实行管办分离的管理模式,由南昌市第九医院进行业务管理。
除了“托管”外,区级政府还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支持医院主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青云谱京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南昌市生殖医院主办,也是青云谱区的一级医疗机构,承担着为辖区居民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职责。青云谱区政府核定了47个编制并给予经费保障,还通过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形式进行补贴,实现共建共享。
在省城,与南昌的几家市级医院一样,省中医院、省胸科医院也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和合作关系,探索分级诊疗新路径,让大医院的管理经验和优质医疗资源和下沉到社区,提升社区医院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很多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能够在社区就可以得到治疗。
社区医院服务能力提升
南昌市高新区艾溪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又一家由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托管的社区医院。该中心主任桂宇芳介绍,他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实就是医院的一个科室,50多名医护人员全部来自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部分专家通过多点执业的形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当地居民在家门口真正享受到了三甲医院专家的优质服务。京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9年开始运营,当时只有300平方米,起初一年只有5万元的业务收入,现在达到了500多万元,还开设了住院病房,到社区看多发病、常见病的患者越来越多。“社区没有了创收压力,可以沉下心来做好服务,政府给予得支持就越大。”中心主任袁飞锋说。
熊年秀发现,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相对匮乏,全科医生较少,诊疗流程也不规范。她说,通过“托管”,社区医院复制了三级医院的管理制度、工作标准,还派人员到医院免费进修,请专家到社区坐诊,社区医院的服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几年,九龙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人次年均增长了30%。
“大病在医院,康复在社区”。采访中,多家社区医院的负责人表示,大医院牵手社区医院,畅通了双向转诊渠道,社区看不了得病,可以直接帮助联系对口科室和医生,让群众看病少受折腾,不延误病情。对于在大医院治疗后“下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的患者,两地医生建立了对接、交接通道,监测康复效果。
让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在探索分级诊疗过程中,无论是“政府主办、医院托管”模式还是“医院主办、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核心都是帮扶,都是要让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把多发病、常见病和慢性病患者留在基层医院就诊,逐步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的分级医疗格局。
如何让医生能够扎根基层?南昌市高新区艾溪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工资、福利由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发放,收入与在医院工作没有差距,在职称评定方面与医院其他职工没有区别。京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由于收入基本做到了与南昌市生殖医院持平,且打通了职称评定通道,人员很少流动,能够安心在基层工作。
业内人士表示,政府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初衷是,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创收压力,实现强身健骨。可现实是,不少区级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医疗服务能力不强,加上“吃大锅饭”,医护人员积极性很难提升,基本医疗服务出现了大面积萎缩的情况,群众的多发病、常见病在社区看不了,最后又拥挤到了大医院。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合作关系的医院多为专科医院。业内专家表示,综合性医院学科比较全,一旦他们加入到“托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行列,医疗触角向基层延伸,对分级诊疗的推行意义更大、效果更好,能够更好地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发展,完善病患者上升下沉的双向转诊,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
(原载《江西日报》2017年3月16日健康C3版)